B体育

党建工作 > 精神文明

礼赞最美水利人丨杨启贵:不畏生死勇向前 一片丹心映江河
发布时间:2022-06-06 10:42:26

14.jpg

杨启贵,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64年1月,湖北宜都人。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危急的唐家山堰塞湖处置现场,大家总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凌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眼神却非常坚定,似乎在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能行”。他就是临危受命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是把满腔赤诚献给江河的最美水利人——杨启贵。

作为有突出贡献的水利工程师,杨启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水利青年科技英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7年成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一片丹心,他是献身水利的践行者

1979年,不满16岁的杨启贵考上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工建筑专业。成为水利工程师的梦想,在他心中悄悄种下。

1983年7月,杨启贵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枢纽处基础处理室从事规划设计工作。他从基层画图的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30岁时担任室主任,38岁时担任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他带领团队做工程,为长江流域、为国家水资源配置做规划,负责技术评估审查和抗洪抢险等多项工作,46岁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杨启贵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并以此指导工作实践。他结合长江大保护等重大发展战略思考谋划服务方向,积极投身国家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推动治江事业高质量发展。他说:“上大学求真知、练本领,就是希望能在急难险重面前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这是工程师应尽的职责,也是中共党员应有的初心。”

励精图治,他是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在近40年的工作实践中,杨启贵谦虚好学,刻苦磨练,直接承担葛洲坝、隔河岩、三峡、水布垭、巴基斯坦卡洛特等40余项大中型工程的设计,他主持的每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案,都是在不断的比选、否定,不断的创新、优化以后完成的。创新是他工作动力的源泉,隔河岩、三峡工程等都留有他创新的足迹,水布垭工程的建设更体现了他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突破瓶颈,引领超高面板坝技术进步。创新高面板坝变形协同控制设计理论与渗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引领世界200m级高面板坝技术进步。杨启贵主持设计的233m世界最高水布垭大坝,已安全运行15年,各项指标优良,被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面板堆石坝里程碑工程”,被潘家铮先生称为“放心工程”“是中国科技人员创造的又一项坝工奇迹”,被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授予“FIDIC工程项目优秀奖”。主持设计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被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碾压混凝土坝里程碑工程”。

提出高危堰塞湖抢险技术,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在国内外多次重大堰塞湖险情应急处置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使我国堰塞湖处置由听天由命转入科学有序。杨启贵负责编制的世界首部《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导则》,构建了堰塞湖应急处置方法体系等技术,应用于易贡、唐家山、白格堰塞湖,减灾效益巨大。提出的《堰塞湖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构想》,被世界上第一部堰塞湖处置规范《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所采纳,是现行堰塞湖处置的唯一有效规范。

揭示深切边坡开挖卸荷特征,创新边坡变形稳定控制技术。首次提出深切岩质边坡开挖卸荷模型,揭示了边坡开挖卸荷应力变形响应特征,为三峡船闸高边坡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切边坡变形稳定控制新方法现在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开挖支护设计,部分技术纳入行业标准。所参建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1项、银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危急关头,他是冲锋在前的逆行者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每每遇到重大水利险情,总能在一线看到杨启贵的身影,丝丝白发染满了风霜,微微笑容充满了智慧。作为业内知名水旱灾害抢险专家,他参与的抢险救灾高达30余次,总能在危急一线力挽狂澜,化险为夷。

2000年,亚洲第二大泥石流区域的西藏通麦天险滑坡,致易贡藏布江断流,预估蓄水量将超30亿立方。“为国效力,岂有不去之理?”杨启贵毫不犹豫,赶赴现场,克服高原反应,制定的减灾方案,实现了因次生洪水伤亡为零的目标。

2008年,里氏8.0级地震突袭汶川,唐家山堰塞湖告急。杨启贵作为国家派往灾区的首批水利专家,不顾余震,直奔现场。坚守坝顶7天7夜,无惧余震落石危险及缺水缺食品等不利条件,首创引冲渠快速泄流方案,兑现了“不让一名群众伤亡”的承诺。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贺电称,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2010年,亚洲第一大泥石流群的甘肃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老百姓现在最需要我们!”杨启贵星夜驰骋,进入灾区,与险情过招,与时间赛跑,每天都去堰塞湖勘测查看、掌握动态,其间脚关节拉伤、肿胀严重,他一跛一瘸不下火线。提出的“丁字堰”方案被采纳发挥巨大作用,为堰塞湖顺利除险立下战功。

2018年,西藏昌都白格村境内金沙江右岸发生山体滑坡,2公里左右的金沙江江段被堰塞体完全截断,形势严峻。藏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现场滑坡体也不稳定,碎石时有滚落,可以说,危机四伏。杨启贵等一行冒着危险,前后三次赶赴抢险一线指导现场除险,制定抢险技术方案,准确预测除险时间,取得抢险胜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