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

党建工作 > 精神文明

礼赞最美水利人丨马东亮:以优质设计托举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22-06-06 10:24:48

11.jpg

马东亮,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安徽省灵璧县人,中共党员。水工结构专业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长期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作为设总和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亚洲最大的新型水上立交地涵结构)和蔺家坝泵站工程(国内第一座贯流泵泵站)等50多项工程设计工作,在南水北调、进一步治淮、引江济淮等工程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淮河入海水道锤炼了我,也成就了我”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国务院在治淮治太会议上确定了治理淮河的19项骨干工程。也就是在治淮事业上,马东亮的才华在水利设计领域喷薄而发。

淮河入海水道是国家确定的19项治淮重点骨干工程之一,其中的淮安枢纽是该工程中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复杂的枢纽工程,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交叉,满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和连接淮扬公路交通,同时维持京杭运河水路航运。1999年,马东亮被委以重任,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挑起了淮安枢纽的设计任务。

此后一年里,马东亮带领项目组,下工地,上北京,查资料,找专家,马不停蹄连轴转,攻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大胆提出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上槽下洞”斜立交地涵结构型式,成功解决了淮河泄洪河道(入海水道)与通航河道(京杭运河)两个水系交叉通水的问题,为我国水工结构设计的创新作出了贡献。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设计方案最终要付诸实施。2000—2003年,是马东亮的设计方案接受检验的关键阶段。为了实时掌握工程进度,他与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经过无数次试验和论证,成功解决了超大型基坑施工降水、混凝土温控防裂和粉细砂地基防渗等诸多复杂技术难题,实现了整个立交地涵10万立方米主体混凝土未出现一条混凝土裂缝的预期目标。

如今,一座功能独特、造型别致的淮河入海水道第二级枢纽在淮安巍然耸立。该工程的建成运行,改变了600余年来淮河洪水不能直接入海而给江淮数千万人民造成伤害的局面。在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两次特大洪水中,它大大缓解了淮河干流和洪泽湖的防洪压力,发挥了重要的泄洪防洪作用。该工程获得“新中国成立60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称号,其设计也获得了淮委设计院有史以来第一个设计大奖——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要建功立业,就要勇挑重担,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马东亮热爱水利事业,忠于本职工作,在各方面都能顾全大局。工作期间,曾有好几家条件非常好的单位要调他去工作,但他考虑到公司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主动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技术骨干,他的才能应该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条件最优越的地方。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主动地将小我融入集体之中去。

在马东亮的职业生涯中,还有一段让他十分珍惜的宝贵旅程——驰援西藏建设小水电。忆及这段经历,他说他的选择是无悔的,也是正确的: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不主动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担当,只贪图安逸,怎么能体现自己当初选学水利水电专业的奉献情怀。

1995年淮委承担援建西藏小水电的任务,马东亮积极响应国家援藏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援藏工作组。在藏期间,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电,吃菜要到24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买,居住在达猛村的会议室里,两张长条椅一拼就是床,晚上蚊子和臭虫叮得人难以入睡,从县城到工地仅靠一条小木船、穿着救生衣过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江,更有严重的高原反应折磨着他,经常靠吸氧来维持工作。尽管环境恶劣,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白天的地质勘探、测量。在其他测量人员生病的情况下,他还主动地承担了20公里长输电线路的测量任务,为工作组按时完成任务争得了时间,出色地完成了援藏任务。

“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马东亮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参加工作的三十余年里,主持和参加完成了56项工程设计,其中国家重点工程5项,省、部级重点工程13项,发表学术论文和译著10余篇。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荣誉称号。

进入21世纪,马东亮主持设计的南水北调东线蔺家坝泵站率先采用灯泡贯流水泵机组,填补了我国灯泡贯流水泵机组的空白。该项目荣获全国水利水电工程优秀设计金奖,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主持引江济淮工程设计中,他勇挑重担,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打造了智能泵站综合一体化平台,构建了集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调节、诊断、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实现了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大量节约运行维护成本,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百项,有效提升了我国泵站设计和建造的水平,填补了我国智能泵站的空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马东亮并未在他钟爱的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停滞不前,也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正以满腔的热情等待着一项项水利工程的考验。






网站地图